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记得很久前看梁文道写的一篇文章,说到了麦当劳已经超越了美国、成为了一个全球化的标志以及慰藉:哪怕是中国人,出门在外,看到麦当劳,都可能倍感亲切,吃一口巨无霸汉堡,仿佛都有家的味道了。

 

这真是全球化的一个诡异而情理之中的现象——全球化的大企业如何不知不觉成为了乡愁的符号,中国人如何给予美国的麦当劳许多情怀。 美国人自己,怎么看麦当劳呢? 麦当劳再怎么说也是个美国的老字号,说不定,美国人也对麦当劳充满了许多乡愁吧?

 

美国人对待麦当劳的感情是复杂的,而且美国人群非常多元,观点意见也因为教育程度、阶级经历等截然不同。 在进步主义横行、健康与运动至上的旧金山湾区,麦当劳的存在几乎被无视。 而在旧金山以外,受过教育、收入可观、注重健康的人群,也极少在麦当劳消费。 我和美国同学或者同事聊起麦当劳,绝大部分是一种嫌恶的态度:从他们的表情看来,我基本确认:美国人说它是junk food,真的是他们真实的想法,而不是言辞上的夸张。

 

但是,麦当劳依然拥有广大的消费人群。 因为其廉价、方便,美国很多收入偏低的人群依然会选择去麦当劳。不过,多时候,选择去麦当劳和收入无关,麦当劳确实有不少历史久远的招牌:虽然它的汉堡等肉制品一直被质疑,但是其法式薯条则广受好评,甚至有些报道声称麦当劳的早餐很受大众喜欢。 

 

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

 

绝大多数的美国人都知道麦当劳其实不好,并且正在努力地摆脱它。所以,麦当劳代表的不是情怀,而是资本主义框架下的糟粕。而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历史悠久的麦当劳,竟然获得如此遭遇?

 

 

不健康的原料与烹饪

 

在美国,麦当劳是一种廉价的食物:在如同旧金山一般昂贵发达的地区,在外就餐,一个三明治的价格在税收与小费后要在十三四美元左右,而在麦当劳,一个汉堡不过是四五美元。 为什么麦当劳可以这么便宜? 原因是它采用大农场用高密度的饲料、甚至是化学激素饲养的牲畜。 

 

而且,麦当劳为了物流的方便以及原材料的高效利用,采用各种冷冻和防腐技术,无论它的广告把汉堡拍得多么新鲜出炉般热烘烘,实际上麦当劳的肉可能已经冷藏多时,被多种化学品处理。 

 

 2013年的时候,一个美国母亲做了个实验, 在买了麦当劳的欢乐儿童套餐后,放置两年,拆包后发现食物丝毫未坏损,这个母亲想要以这个实验事例,警告美国的家长:麦当劳究竟有多不健康,对孩子的潜在危害有多大。 

 

类似的实验从来没有停止, 虽然麦当劳一直否认这些防腐剂等的指控,但美国人从未停止怀疑其配方。所以,只要一搜索麦当劳汉堡,则会出现各种奇闻:“十四年的汉堡丝毫未坏”、”十二年的汉堡丝毫未坏“等等事件层出不穷。

 

不道德的社会后果

 

麦当劳是资本主义黑暗面的典范代表。要实现原料、流程、成本、劳动力的最大化使用,就意味着过程的粗糙以及标准化,以及原料的单调乏味。 大规模农业的生产模式,导致了在美国,肉类比蔬果还要便宜,而麦当劳等快餐食品因为这种价格差异,在菜单中提供的食品含有大量的肉类和淀粉成分,而蔬菜一般只以一片生菜以及一片番茄的形式出现。

 

美国人的饮食习惯,因为犹如麦当劳般的追逐盈利的快餐食品,在过去的三四十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蔬果在饮食中的比例从起码的30%下降到10%不到,而肥胖现象也成为了社会问题。 

 

麦当劳导致的现象,更是美国社会问题的最佳寓言: 麦当劳仿佛是一个阶级封锁的例子:不仅贩卖的食品廉价,购买者也被视为社会中的“廉价阶级”,而麦当劳雇佣的也同样是廉价劳动力。 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麦当劳喜欢以美国食品文化的使者形象出现,吸引对美国文化有好感的人群,打造自己年轻却怀旧、方便却优质的印象。

 

但是在美国,麦当劳透露着一片愁云惨雾般的底层现象:城市的夜里,在廉价的灯光下,麦当劳标准化的室内装潢透露着一股廉价而低沉的气息,服务员的表情和心情似乎也挺郁闷,一种愁云惨雾在室内蔓延,和麦当劳一直主打的“微笑”品牌相反。

 

这并不代表麦当劳一直门前冷清——在较为偏远或者落后、选择较少的地区,麦当劳还是有忙碌的时候。我自己就在一次别无选择的无奈之下,在纽约的一个麦当劳就餐,其卫生情况在美国同行中只算是中下,顾客当中不少肥胖的身影。 最戏剧性的一幕是:两位顾客还因为排队的误会问题,差点打起架,我们看到了麦当劳的工作人员反应迅速地拨打警察电话,同时也逃到了二楼的餐厅空间。

 

对于在美国长期的种族主义以及贫富分化的问题等等,在麦当劳身上也有很好的体现:美国人群中,肥胖最严重的多为非裔等有色人种,而麦当劳的消费者当中,同样是有色人种占据最大比例。 麦当劳并不是种族问题或者贫富分化的始作俑者,也不是唯一的快餐售卖者,但是在社会矛盾加剧的情况下,人们总爱拿快餐行业第一的麦当劳“撒气”和说事。 

 

麦当劳还危害到了可持续农业和环境。为什么? 麦当劳是美国最大的牛肉消费者,全球2%的牛肉都供应给了麦当劳,而牛肉又是消耗环境成本最厉害的一种肉类。而麦当劳为了节约成本,选择从美国境外入口牛肉,这给全球的碳排放、以及美国本土牲畜农业的良性发展,又是一重打击。

 

新兴的消费理念

 

在过去,麦当劳的崛起,靠的是其优秀的企业和产品理念。  麦当劳能够在全球崛起,靠的是大量地投入、建立严格、统一的质量控制。但是美国的主流已经到达这个觉悟:所谓的质量控制,生产出来的却是质量非常次的食品。 麦当劳的兴与衰,可谓见证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转变。 在麦当劳崛起的年代,其方便、廉价而大量制造的生产模式,见证了那个时代依然简单粗暴的美国市场经济。

 

而如今,经历了多次金融危机以及原始到中期发展的消费主义,美国人的消费观以及市场观也在发生改变:大量生产已经不受青睐,人们喜欢有匠心、设计感或者独特的产品,看待利润以及自身发展也更注重更长远的结局。麦当劳再怎么方便或廉价,也无法弥补它对身体带来的伤害,而天下百姓都是一样喜欢吃美食,而美食离不开新鲜、健康、调味丰富、品种多样。 而长年变换菜单的麦当劳,表面上推陈出新,其实从来没有跳出那几样煎炸和高糖高脂的套路。 

 

 

卖不出去的情怀

 

在中国,麦当劳运作着成功的营销策略,中国的市场经济以及公司哲学依然处在买卖情怀的阶段,名人效应、美式生活方式、动感音乐、都市剧情,一起把麦当劳打造成了中国新小资值得信赖的安慰型或者情趣型食品。 

 

在美国,麦当劳一样卖情怀:在美国播放的麦当劳广告里,酷炫潮的年轻人一边饶舌一边告诉大家在麦当劳,有多少酷炫潮的饮食选择。麦当劳还是想要告诉美国人它是可以代表美国的:它提供很多自由的选择,永远在自我更新和保持年轻,它如何尽职尽责提供最高性价比的食物和早餐,它如何代表了美国的历史、现在和未来。

 

可惜,熟悉了大企业各种宣传套路的美国人,大部分已经都这种卖情怀的行为感到麻木、甚至反感。 现在正在流行的销售套路是:有机,绿色,小规模或定制生产, 因为这种生产代表了追求创造与创新、代表了对个人以及个人主义的尊重与发扬。 更不用说:美国人在消费方面并不一定念旧,并且对如同麦当劳这般掌握着强大公关机器的巨型企业,保持警惕与怀疑。

 

 

美国人也觉得国外的月亮比较圆

 

麦当劳一手打造的快餐文化,在近七十年后成为了美国的一种固定的餐饮类型,与麦当劳相似的竞争对手不少,比如 KFC、Taco Bell、汉堡王、Wendy‘s等品牌。 要如何在保持低成本的情况下真正地变化和进步,可能真的会是麦当劳要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

 

不过,说到变化,连美国人都知道虽然麦当劳在“基本款”上保持全球一致,但是在各地都衍生出了“地方变种”。 而且很多美国人都认为:美国以外的麦当劳,比美国本地的要好吃并且健康。 一来,美国以外的麦当劳可能因为品牌推广以及本地限制,采取更优质的原材料和更严格的质量把关。二来,在印度,你吃得到素食的蘑菇汉堡,在加拿大一些沿海地区,你甚至可能吃得到龙虾汉堡,而在美国本地,尽是脂肪超标、化学饲养的牛肉汉堡。 不过,就连全球市场都无法挽回麦当劳业绩下滑、盈利下降的颓势——“一个汉堡打天下”的辉煌不再,这个美国符号的消失,也许是迟早的事情。

 

- Fin -

 

微信公号:【美食与美国研究】 

话题:



0

推荐

曾舒婷

曾舒婷

32篇文章 3年前更新

以美食讲述美国。微信公号:荷包蛋猫。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