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曾经有一位直率的日本友人跟我说起她对中国人的印象:中国人不够敏感。 

 

敏感有很多意思。“敏感话题”中的敏感,指的是“禁忌”、“不方便”,或者“有争议性”。  中国人常说的“性格敏感”,那个敏感指的是容易多思多想,脆弱甚至小气。

 

而这个日本人口中的敏感,指的应该是为他人着想的习惯,对他人感受的敏锐度。我在日本的时候,发现日本人爱保持距离,非常讲究卫生,即使是在如同东京涉谷这般大得离奇的车站,我也从来没有被踩过脚。

 

在日本,人们似乎更留心自己的活动对别人产生的影响。 有一次在餐厅,一位服务员在为我们制作烧肉卷的时候,不小心将一点点的酱汁弄到了我的拇指上。她立刻发现,然后立刻帮我擦拭,并道歉。另一次独自去一家在东京有名气的餐馆(如上图所示)的时候,因为这个居酒屋的菜谱英文翻译并不全,我无法很好点菜,餐台后的厨师一直努力用蹩脚的英语和我交流。我最后只能说:我相信你们,请你们帮我点菜。 于是,两个厨师居然拿起菜单,认真商量起来,然后一边用手比划,一边用局限的英语,向我推荐菜品。

 

在日本旅游的时候,我享受到了各种服务、商品、设备等等的精益求精,这背后是日本人对资源的聪明利用、对每一个细节不懈的再设计。 所以,这背后确实有各种经济、历史、文化和社会的成本。敏感不止是一种性格,一种情绪,或者一种状态,它更是一种思维。  我想,“敏感”是定义日本人思维的一个关键词。 

 

“敏感”,作为一种思维,其实说到底是一种“以人为本”(human-centered) 的思维。 以人为本,才会细心为人的生存与生活做更体贴的考虑。日本是把“敏感”、“细心”做到了极致的一个国家。但我并不认为日本式的“敏感”是一个大家都需要采用的标准。拥有“敏感”思维的人,不止是日本人。

 而旅游的意义之一,于我而言,就是培养这种敏感。 

 

旅游是一种学习和教育,但是它不同于书本的教育。旅游,在于看到立体和鲜活的知识 — 眼前的不再是需要一些先见去设立想象的文字,而是和我们一样活生生的人,以及和我们来自的地方一样充满生机的空间。 

 

旅游,是为了更主动地对比陌生的事物与熟悉的事物,是为了更敏锐地对比他人与自己。 旅游时候的每一分秒,可能都是与我们所熟悉的惯常以及套路所不同的,这种逃脱日常,逃脱自我,正是为了更好地看清自我,也看清这个世界。

 

而这种“主动的敏锐”,有助于培养“敏感”。  怎么样可以更主动?有的人说:亚洲人带着文化上的内向性,而“内向”很容易被理解为“不主动”。中国人在求生、竞赛等方面,主动性一点不差,但是在文化与感情交流上,或多或少处于更内向的状态。

 

“内向”,很多时候意味着压抑和限制自己的感情与好奇心,或者畏惧于接触新的人和事。而这种压抑和畏惧,有时候是因为害怕传统的“惩罚” — 此时和此地将我们“安排”得多稳妥,我们对彼时与彼地的拥抱与探索就多被束缚。

 

敏感,不仅仅是对他人的敏感,首先是对“自我”的敏感。而敏感的缺乏,很多时候源于对“自我”的敏感的缺乏。“自我”,是对于每个人来说、最重要的人。 探索、树立和肯定自我,是培养敏感的第一步。如果一个人都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是什么,或者甚至没有这个欲望和好奇心去探索自我,那么,这个人如何培养对自己作为“人”的基本的敏感?

 

一个对自我敏感的人,会敏锐地感觉:我们作为个人,不希望在排队时被踩到脚,不希望在路上走路时踩到垃圾,不希望被无端指责或者粗鲁对待,不希望被轻易归类到一个自己并不熟悉或者认同的群体,不希望吃饭的时候被噪音干扰,不希望面对不卫生的公共设备。敏感,让人更仔细地体察一言一行的分量,一草一木的悠关,一城一街的尊严,从而认真思考自身的分量与尊严。

 

一个对自我敏感的人,希望理解与被理解,希望被新鲜的事物与观念刺激,希望通过更多的感官与冲突来培育自己的敏感 … 如果可以把这种敏感以同理心迁移到他人身上,人和人之间会增加认同与尊重,减少误会与摩擦。 同时,一些基本的修养和素质,以及对新事物敏锐的观察、好奇与思考,便会成为我们的文明“本能”,而不是一些我们需要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为了面子而进行的行为。 

 

敏感,有时候是为了心灵大气而采取的小心翼翼,是为了接近和亲密而设置的距离。  回想自己旅游的经历中,敏感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在京都,因为敏感,我问 airbnb 的主人,可不可以使用橱柜里的某个杯子,他欣然说可以,然后告诉我他对瓷器的热爱与故事。

在尼泊尔的孤儿院当志愿者的时候,因为敏感的观察而产生的困惑,我询问一个孩子的性别,才知道剪着小平头的她原来是个女孩子,却因为孤儿院卫生条件差、缺乏自来水供应、以及贫穷的原因,不得不一直留着短发,避免被跳蚤缠身。因为这个,我更加自觉地使用水源等各项资源,并且不再敢轻易浪费食物。 类似的点滴,还有很多,它们一点点塑造了我今天对世界充满热爱与乐观的信仰。

 

当然,敏感过度也可能会陷入过于被动与妥协。 每个人、每个地区都有自己实际的情况,盲目按照发达国家的标准、或者主流的标准去指责中国或者是任何其他的国家,不切实际。在我的经验中,中国的大部分民众,以自己的热情、开放、诚实和好学,对世界保持着观察和敏感。

 

在全球化的今天, 我们不一定事事都必须入乡随俗 (do as the romans do)。 只要是经过了自己的敏感与思考,做出的行为不是损人利己,带着基本的互相尊重,坚持自我也许是好事情,这样子可以带来文化的碰撞、对话与多样性。  世界上没有通行的文化与社会准则,但是,因为敏感带来的柔软、理解、和谐、感官体验与收获,是所有人都可以创造以及享用的价值与美。

- Fin -

微信公号:【美食与美国研究】 

 

话题:



0

推荐

曾舒婷

曾舒婷

32篇文章 3年前更新

以美食讲述美国。微信公号:荷包蛋猫。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