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前几周,一位关注亚洲的美国朋友给我发送了一个视频链接,在视频里,一位北京大姐,在用顺溜的北京话指责在泰国遇到的其他中国游客:果然这三分钟京骂,一气呵成;而且,这位阿姨即使从头到尾戴着墨镜,其严肃神态与坚决立场,依然震慑人心。 

但是让我最意外的,不是视频本身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引发热度与争议,而是这个视频竟然如此之外被配上了地道的英文字幕,以及被上传于英语世界最大的视频平台之一(YouTube)。 而且,竟然是一位“老外”朋友把这个链接发给了我。 可见,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进行国际旅行,中国游客也在国际上引发着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好奇。

 

旅游,是为了面子吗?

而这个视频里提及的故事是:有一个来自上海或江苏的游客,坚持要把在泰国碰到的一块木头带走。

 

而在这位北京阿姨的眼里,这位游客的行为无知粗鲁、财大气粗,而且还间接地“劳民伤财”:

 

“所有的导游都告诉她,这个情人沙滩上的一草、一石、一沙,都是不可以带走的 ... 我跟导游说,你就(让她把木头)带走 … 等坐飞机的时候你就跟泰国海关说,这个女士我已经再三警告过她很多次,告诉她这块木头是不可以带出去的 … 那你说你去过二十多个国家,哪个国家是你自己出钱出去的?是不是全都是党和人民给你出的钱呀 … ”

 

视频中,这位北京的阿姨还提到了中国游客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的问题:

 

“要不说人家怎么这么讨厌咱们呢? 你说你怎么就这么diao呢… 这世界上谁在你眼里都不算什么,真的... 就这么给你说规矩、制度、法律,就不听是吧?一说就是:我们中国都可以这么干…”

 

这个视频涉及的内容, 让我想到的问题是:首先,什么样的国内环境造就了一群这样素质的旅客? 而这样的旅客又在国际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很久前,在微信上,我看到过一篇分享的文章,文章里面用非常诚恳但严苛的态度,指出中国游客在旅游时各种让人不快的行为,比如大声喧闹,随意扔垃圾,走路不看路,横冲直撞,没有排队的意识,随地吐痰 … 最后文章总结:难怪中国游客不受国际欢迎,巴黎人不喜欢,美国人不喜欢,日本人也不喜欢中国游客。

 

这两个关于中国游客素质的表述,都提及了一点:中国游客一出国门,便代表了中国,言行举止就更加需要注意。 那么,为了这个目的,中国游客需要在出国的时候,培养或者“伪装”出一些自己原本在国内就没有的习惯吗?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去看,目前公众场合中,依然有大量的大声喧闹、随地扔垃圾等现象,有多少人可以因为维护国家或本身的面子,就改变平时习以为常的习惯呢?  而且,维护面子,应该成为培养良好行为的动机吗? 

 

有些观点认为:如果要高速发展,就必须“不拘小节”一点,物质要放在精神发展前面,而只要能干活吃饭,偶尔吐痰或者扔垃圾,有什么关系?  

 

不过,扔垃圾到垃圾桶,说话注意音量,上厕所后冲厕所以及洗手,这些行为花费的时间其实不多。而排队等守秩序的习惯,其实是总体上提高效率、便利每个人的做法。  

 

但是,要做出改变,应该从何开始?指责并没有意义。通过旅游,也许可以寻找一面镜子,让人们看到不同的行为。 走万里路,除了是一种身心的放松与享受,更是一种宝贵的教育。 而要在跨国游当中获得教育,单单是语言的障碍,可能就会让一些人望而生畏,或者羞怯不已。除去语言,还需要克服很多文化上、心理上的差距与习惯。  

 

旅游,一定要购物吗?

 

有一次从杜拜转机飞回国,在机场的免税商场见识了中国游客的消费力:在各大品牌间穿梭的中国游客,有的还推着购物推车,横冲直撞,眼睛里冒着珍惜时间、狠狠血拼的冲劲。

 

在那面积巨大、灯光明亮的购物广场上,亚洲的面孔占据了绝大多数。其他一些四周走动打发时间的航班乘客,看着亚洲游客购物的冲动,一副被惊呆的样子。   

 

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场景是:有两个看起来像是母女的旅客,推着一个很大的购物车,车上堆着三四个路易威登的袋子(袋子里似乎装着手提包),而我不小心还偷听到了她们的对话:

 

“要不再给你小姨也买一个?”

“哎呀不用了,时间要紧,赶紧去对面 Gucci 看看。”

 

话一说完,她们推着车往外冲,不小心撞上了其他行走的人。然而,时间要紧,她们并没有道歉,而是继续往前冲去。

 

我认识的一些外国人对中国游客也开始有了一些观察以及好奇。旧金山的市区有不少购物商场,而大部分的品牌都配备了会说中文的服务员,一进去各大百货商场,华人也比比皆是,一般的美国人反倒非常少出现在这些地方。于是,有一次,有一个美国人很认真地问我:

 

• 为什么亚洲游客这么喜欢购物以及拍照呢?

• 中国没有这些牌子或者对应的产品吗?

• 除了购物,亚洲游客都喜欢来美国做什么呢?

 

我本身非常好奇这些问题的答案。 名牌表达的,可以有什么?可以是物质品味,社会地位。 除此之外,它可以表达的东西,其实不多。 名牌无法真正表达人的个性或大脑,感性或理性。 一个人如果愿意在名牌上花费不菲,可能他或她不知道、或者不认同:人生还有其他需要地方值得投资或“消费”。 某种程度上说,爱名牌,背后可能是一种空虚与寂寞。

 

而在美国人眼里,名牌成为了一个抹去中国人个性、体现中国人共性的象征。有时候,它甚至成为了一个让西方误会中国的行为:我不得不一次次跟一些好奇的美国人解释,中国并不是谁都买得起这样的名牌包;中国还在发展状态,而且人们的兴趣与专注点,不止是购物与名牌。

 

于一些认识的美国人而言,中国游客身上体现了巨大的对比和反差:一方面花钱豪爽,奢侈品加身,经济行为上体现着中上产阶级的品味;另一方面,他们对美国的好奇好像大部分停留在物质层面,没有明显地表达对美国其他方面的兴趣,行为上也不一定有美国公众所熟悉和遵守的常识素养,比如与服务员问好与付小费的习惯,比如更加信任、外向、友好的状态。  

 

这些美国友人可能很难从这些中国游客矜持的表情上得知:大部分中国人其实对于美国保持着非常友好的热情和好奇心,也可能正在微信上开心地分享他们在美国各大景点拍的照片。中国游客是多么热情可爱,他们可能对着一块牛排和沙拉拍照分享,也可能正在金门大桥的雾气中展开热情的双臂,展露自己的兴高采烈。

 

但讽刺的是,这种对美国的热情与向往,很多时候好像变得与美国无关了。 起码,很多美国人本身并没有感觉到中国游客对美国人本身的热情或好奇。总统的雕像,繁华的夜景,Google 的总部建筑,毕竟都是死物。而活生生地生活在美国的美国人,与穿梭在流行景点以及出现在观光大巴上的中国游客,似乎只能将彼此视为“擦肩而过”的陌生过客。

 

又来说旅行的意义

 

 

旅游对于某些人来说,也许正像是这辈子必须有的某个名牌手提包,变成了一个清单上必须要达成的人生目标 : 不一定为了自己,也不一定为了旅游本身,而是因为其他人都这么做了。 

 

美国名牌可以通过成熟的营销手段,改变普通中国人的审美取向,化身为代表国际化与社会地位的昂贵产品。但是在美国本土,这些名牌却没有被美国人视为国际范的代表,或者被赋予太多的含义。这又是另一个有趣的对比、以及讽刺之处:中国人在美国名牌上花费不菲、“寄予厚望”,美国人却不太在意自己国家出产的名牌。

 

名牌在国际上,并不太能为中国人挣来“面子” — 美国的大城市所倡导的“面子”或者自我尊严,和独立自主、争取成长和教育、收获人生物质和精神的平衡有关,面子的存在需要“由内而外”。 

 

当然,哪里的社会都有沽名钓誉的虚荣之人。但是美国式的虚荣,很多时候依然要靠嘴皮子或者自我呈现的功夫,或者贩卖那知识分子情结、职业精神或文艺的风情。中国人的“爱面子”,相比之下,显得实在、直接而毫无城府。

 

旅游,比起拎起一个名牌手提包,可以承载更多的意义。除了为了买到梦寐以求的日本原版 Hello Kitty 或者美国原版 Gucci,除了一瞥帝国大厦顶楼的夜景以及巴黎铁塔下的风情,旅游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旅游,可以带来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触动人心的细节,一顿大开眼界的晚饭,一件独一无二的手工披风,一次充满趣味的对话,一个求同存异的新朋友,一个命中注定式的邂逅…  

 

旅游,很多时候是为了见证、对比、学习;为了转换频道,尝试做新的自我;为了形成更广阔的心态,更多元的价值观;旅游,不仅是为了满足目前的物质享受,也是为了更长远的人生幸福 … 作为一名热爱旅游的人,关于“旅行的意义”这个主题,我一直尝试以不同的角度去回答和探索。

 

无论如何,旅行都是美好的,哪怕旅行主要目的是为了买名牌以及走马观花地走一遍景点。 但是即使是名牌,也有名牌所代表的文化;即使是走马观花,也会有很多感官和经验性的收获。

 

但是,这个收获是否是平衡的,以及它是否物有所值,则是需要智慧与测量。这个过程,需要对旅游更深层次的渴求与“贪婪”,以及对国际化更深刻的认识与努力。而这样的旅行者已经越来越多,故事也越来越精彩。

 

而他们的故事? 我期待发现与讲述。未完待续。

 

话题:



0

推荐

曾舒婷

曾舒婷

32篇文章 3年前更新

以美食讲述美国。微信公号:荷包蛋猫。

文章